安全重于泰山,增強燃氣安全風險防控意識
發布時間:2022-01-19 來源:本站 瀏覽:次
2022年1月7日中午12時10分,重慶市武隆區鳳山街道辦事處食堂發生垮塌,疑似食堂燃氣泄漏燃爆。截至7日23時05分搜救出26人,其中死亡16人,其余人員正在全力救治。事發房屋系兩層磚混結構,占地面積約70平米,房屋建筑面積約150平米,樓頂系預制構件。事故發生時鳳山街道辦事處部分職工正在食堂用餐。
2014年10月7日,位于烏海市烏達工業園區的內蒙古東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建設的回用水廠房二樓發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重傷,4人輕傷,回用水廠房及廠房內的部分設備被損毀,直接經濟損失約743.6萬元。
經事故調查組調查認定,事故的發生是由于地下污水總管內的可燃氣體甲烷、氫氣等通過6根溢流管反串到正在施工建設的回用水廠房,長時間積聚并達到爆炸極限,遇操作工打開電燈開關打火引發氣體空間爆炸。
中國成達工程有限公司BDO項目 給排水設計人員張子武,進行設計時違反《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相關規定,未進行危險有害因素辨識,便將通向雨水系統的六根溢流管線變更為通向污水系統,且未在六根溢流管或溢流管匯集總管上設計水封等阻隔裝置, 對事故的發生負有直接責任。
2017年2月,烏海市烏達區人民法院作出張子武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一審刑事判決書。 被告人張子武犯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并處罰金100000元。
兩起爆炸事故,據現場應急指揮部調查,初步判斷事故原因為疑似燃氣泄漏燃爆。燃氣泄漏使得食堂廚房充滿天然氣,遇明火后爆炸;而烏海市烏達工業園區的內蒙古東源科技有限公司爆炸事故直接責任人張某違反相關設計規范,導致可燃氣體長時間積聚最終引發爆炸,兩起事故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教訓慘痛。
安裝可燃氣體報警裝置,是提高燃氣安全風險防控的方法之一。專家呼吁,應全面推進泄漏報警器、安全自閉閥等安全裝置規范安裝使用,筑牢安全防線。對各類企事業單位食堂等集中用氣場所,應制定規范,要求強制安裝可燃氣體報警裝置,并建立定期安全檢查制度。
武隆食堂坍塌事故的發生,又一次為燃氣安全敲響警鐘,也給我們工程設計人員敲響了警鐘,安全重于泰山,時刻警醒自己,增強安全意識,加強學習提升自身業務素質,設計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標準。
上一篇: 最后一頁
下一篇: 關愛員工健康-公司組織開展員工健康體檢